•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

    當前位置: 主頁 > 國內 >

    小米、網易、拼多多,中國公司為啥都愛“蹭”Costco?

    時間:2018-08-14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中國互聯網公司標榜自己的“類Costco”模式,其實不應該是高性價比、甚至是賣的便宜、讓利于民這類表象,而應是背后的高效的管理能力(對庫存、運營等)、嚴格的選品與品控,以

    中國互聯網公司標榜自己的“類Costco”模式,其實不應該是高性價比、甚至是賣的便宜、讓利于民這類表象,而應是背后的高效的管理能力(對庫存、運營等)、嚴格的選品與品控,以及貼心的服務。如果把Costco等同于便宜或不賺錢,就跑偏了。

    文/keykey7 一千二百字(word1200

    你注意到沒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喜歡拿Costco說事兒,小米、嚴選拿它對標過,現在連拼多多也說借鑒它的模式。不管是打品質牌的,還是追求性價比的,好像都以蹭上Costco為榮。

    Costco是做傳統零售的,歷史比這些中國公司加起來都長、都老。鑒于Mr.Key從業內了解到這家美國超市正在上海虹橋商圈選址建店,以后會和國內消費者扯上關系,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這“蹭”的背后到底說明了什么?

    有人說,Costco追求性價比,東西賣的便宜,毛利率定的很低,這是很多中國公司追求的目標。這句話其實只看到了一半的本質。

    要說便宜,Costco肯定比Whole Foods便宜,但比沃爾瑪貴。如果這家超市選品礦泉水,它進貨可能不會選農夫山泉,而是依云之類,因為它瞄準的是美國中產,定位不是平價10元店。也就是說,Costco能把那些“有逼格”的商品賣的比同行便宜。

    那問題的另一半是什么?就是出貨速度,即存貨周轉率。這里要引用杜邦分析法的一個經典公式來說明,凈資產收益率(ROE,或股本回報率)=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系數。

    ROE反映股東投資的回報情況,或者說反映一家公司的盈利水平。凈利率好理解,屬于利潤表的科目;資產周轉率的計算是銷售收入/總資產,反映的是管理效率,即投入的資產變成產出的速度;而權益乘數可以理解為一個杠桿,即負債率,企業通過貸款或借款能擴大投入規模,進而增加收益率,但也背負了債務風險。

    這個公式具體到超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替換成:毛利率(凈利率)*存貨周轉率。也就是說,如果你追求的是薄利多銷(大多數超市的選擇),那毛利率定的低的同時,就要追求高的存貨周轉率。這是線下零售的萬變不離其宗。

    超市的存貨是什么?就是向品牌商進的那些商品嘛。如果極端設想一下,同樣一批貨,一周賣完跟半年賣完相比,前者相當于讓超市扮演了一個中轉站角色,進來的貨馬上就能出;而后者相當于一個展示臺或倉庫。那肯定是前者更賺錢。這正是Costco的精髓。

    大的車庫與停車場是Costco的標配

    存貨周轉率的計算是用銷售成本/期初存貨與期末存貨的平均值。我拿Costco最近三年的年報算了一下,2017、2016、2015年的總銷售成本分別是1118.8億美元、1019億美元、1010.7億美元,對應的平均存貨分別是94億美元、89.4億美元、86.8億美元。近三年的存貨周轉率就是11.9、11.5、11.6(次),非常穩定。

    就是說,Costco的存貨在一年里可以周轉近12次,相當于每個月讓消費者看到的都是一批新貨。橫向比較沃爾瑪、高鑫零售、永輝等,發現Costco的存貨周轉速度比同行明顯快得多,這也讓它可以把毛利率控制的非常低,近5年毛利率平均值為11.01%,低于同行。

    再深入分析,Costco低毛利率、高周轉率的模式賺到錢了嗎?沒有,而且還倒貼錢!它幾乎完全是靠會員費賺錢,如果沒有會費收入,Costco可以說什么也不是,或者說是一家慈善機構,一邊倒貼錢賣貨,一邊給政府繳稅。為什么這么說?

    看2017財年,總收入扣除銷售成本、三大費用后的運營利潤是41.1億美元,這里邊有多少會員費呢?28.5億美元,會費收入占運營利潤的69.3%。進一步扣稅后得到的凈利潤是26.8億美元,比28.5億美元的會費還低,相當于Costco忙活一年,賣貨不僅沒賺錢,還賠錢了,而會費可以看作它凈利潤的全部來源。

    Costco近3年各類會員數

    Costco超市是會員準入制,分個人卡和企業卡,不能通用。2017財年,它的Gold Star會員(普通個人卡)是3860萬人,Business會員(企業卡)是1080萬,加起來總的付費會員是4940萬。此外還有3910萬免費的家庭卡會員,這部分是主卡持有者為家庭其他成員免費申請的一張副卡。

    拿當年的1261.7億美元GMV一算,平均每個付費會員在Costco的年度消費是2554美元,每個月是213美元。由于Costco的市郊選址和批量售賣,家庭消費者每光顧一次的頻率也就是半個月至一個月。

    我拿2008-2017這10年的歷史數據算了一下,Costco會費收入的年增速平均值(不是年復合增長率)是7.4%,增長因素無外乎會員數增加、更多普通卡會員升級為年費更高的行政卡(黑卡,享受更多第三方附加服務)、以及會費提價。而這10年對應的超市GMV增速的平均值是6.69%,低于會費增速。

    這粗略反映了消費者對這個會員身份的認可度是比較高的。財報披露,2017年美國市場Costco會員續費率是90%,加拿大是87%。一位生活在澳洲的朋友說,他在當地Costco買的餅干,回家嘗了嘗覺得太甜了,拿回超市二話沒說就給退了。除了能讓會員在日常消費中感覺“省回”很多錢之外,真的是“無憂”的退貨服務也是Costco推行會員制的資本。

    但,實在想象不到這種退貨標準拿到上海等內地城市會發生什么。

    如果換個角度看,消費者在Costco感覺很爽,那誰會不爽呢?Costco憑借每個單品的大出貨量可以享有很強的話語權,向品牌商壓價是一定的,不然控制低毛利率就無從說起。這樣,部分品牌商應該是不爽的,但看在出貨量的份上可能就“忍”了。

    另外,英語系國家喜歡的這套消費模式放在歐洲能同樣受追捧嗎?這是我疑問的地方。因為Costco的SKU大概在4000個上下,與盒馬類似,比7-11多不了多少,這意味著同類商品可能只會選2、3種,相當于消費者面對的是由Costco替你選擇好的品牌,與雜貨鋪相比它必定是更標準化的、更省腦子不用費事做決策的。美國人接受這一套,歐洲人未必。

    星巴克是標準化的代表,它能在英語系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風靡,但意大利人等南歐國家根本不待見它,他們有更小眾的、個性化的、更local的選擇。Costco現在全球有746家店,但在歐洲除了英國有28家外,其他歐盟區只有4家(西班牙2家、冰島1家、法國1家),多少說明了這個問題。

    綜上,回到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話題。他們標榜自己的“類Costco”模式,其實不應該是高性價比、甚至是賣的便宜、讓利于民這類表象,而應是背后的高效的管理能力(對庫存、運營等)、嚴格的選品與品控,以及貼心的服務。如果把Costco等同于便宜或不賺錢,就跑偏了。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_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蜜桃_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三区不卡_九九久久国产精品九九久久99
  •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