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大科校長張福利:“新工科”緣何成為今年報考熱點?

    時間:2019-06-21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年度熱詞排在前三的分別為:“振興本科教育”、“新工科”、“新高教40條”,2019年上半年被稱為“課堂革命”的元年,“新工科”又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進行工科教

      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年度熱詞排在前三的分別為:“振興本科教育”、“新工科”、“新高教40條”,2019年上半年被稱為“課堂革命”的元年,“新工科”又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進行工科教育改革的風向標。

      “今后30年,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會遠遠超過計算機和互聯網帶給我們的變化,它會重構人類的思維?!敝袊こ淘涸菏?、中國人工學會理事長李德毅院士認為,智能科學技術不僅僅是工科門下的一個新學科,還會向所有其他學科門類滲透,這種滲透力量同樣可以成為當今推動教育改革的核心動力。

      “新工科”熱,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新工科概念掀熱潮,新工科建設成地方高校教育改革推進方向,新工科專業成為2019年高考理科生報考熱點。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結束,在緊張而燒腦的報考工作即將開始之際,記者就新工科“三熱”等焦點問題,采訪了大連科技學院校長張福利教授。

      一、國內外高?!靶鹿た啤苯ㄔO情況

      縱觀歷史,過去三次產業革命都給大學教育帶來了巨大影響。伴隨第一次工業革命,“保守”的法國大學開始出現工程師學校,并啟動英才教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出現了新大學運動,在這一運動中,牛津、劍橋在辦學上的“保守”,使得倫敦大學學院等一批新的大學成為英國優質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第三次工業革命促使信息產業大發展,這也使得美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出現了巨大變化。據悉,上世紀80年代初,全美每年只有2000多名計算機專業人才從大學畢業,到了90年代末,這一人數超過了8萬人。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普渡大學等在內的全球知名高校近年已紛紛開啟工程教育改革。兩年前,教育部也提出了新工科改革計劃,推動產業升級換代的人才供給方——大學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

      我國現在開設工科教育的本科院校有1000多所,工科專業布點數達到1.4萬多個,工科在校人數占本科受教育人數的30%。所以中國是一個工科學生培養大國,是世界第一工科教育大國,但卻不是強國。我們的工科培養質量,不如日本和德國。我們工科培養出來的學生,工匠精神不如日本和德國,高層次工程人才比例不高。拔尖的工程類人才,比如院士和諾貝爾獎獲得者,缺;實用人才和高端人才,都缺。新工科人才共分為三類,研究型、工程型和技術型,985和211學校大多培養的是研究型和工程型的新工科人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培養的是工程型和技術型新工科人才。根據國家人力資源部門預測的數據,到2035年,我國新工科相關人才缺口為950萬人,對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新工科人才的培養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林建教授認為,新工科中,“工科”是指工程學科,“新”包含三方面含義:新興、新型和新生?!靶屡d”指從其他非工科的學科門類,如應用理科等一些基礎學科,孕育、延伸和拓展出來的面向未來新技術和新產業發展的學科?!靶滦汀敝傅氖菍鹘y的、現有的(舊)學科進行轉型、改造和升級。例如機械、土木、化工等傳統工科,由于互聯網、人工智能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性影響,這些學科需要針對當前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急需進行轉型改造成為新型工科?!靶律笔莻鹘y工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工科與理科、管理、經濟、人文、醫學、新聞、法律等其他學科的交融,這些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需要。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圍繞新工科主題召開的各種研討會已達1000多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新工科專業已有500多個……但是,根據教育部去年底對國內工科優勢高校開展的一項評審,僅38.9%的新工科改革項目推進良好。換言之,六成開展新工科改革試點的高校,進展離預期尚有距離。

      二、“新工科”相關專業就業情況

      一進6月上旬,越來越多的高校公布招生計劃,新工科呈擴招趨勢,新工科專業也成2018年高考理科生報考熱點。如何評價工科專業“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取消、有些擴招”的情形?我認為,“新工科”之所以成為今年高考學生志愿報考的熱點,核心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好就業;二,有“錢途”。

      未來30年,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會遠遠超過計算機和互聯網帶給我們的變化,它會重構人類的思維。智能科學技術不僅僅是工科門下的一個新學科,它還會向所有其他學科門類滲透,逐步形成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數字控制、高端制造等多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

      在上述發展前提下,智能時代的來臨,新經濟的發展,呼喚新工科的精進。相對于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新工科人才。

      他們不僅要在某一學科專業上學業精深,還應具備“學科交叉融合”性特征;

      他們不僅能熟練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現有的問題,還有能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借此解決未來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對未來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起到引領性作用;

      他們不僅在技術上優秀,還懂經濟、社會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養。

      可以說,新經濟對人才提出新的目標定位與需求,為新工科提供了優良的發展契機,也為新工科人才提供了廣闊的成長空間和遠大的發展前程。

      麥可思對2018屆畢業生月收入進行了調研,主要本科專業(前20位)薪酬情況如下:(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18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

     ?、僭率杖耄褐腹べY、獎金、業績提成、現金福利補貼等所有的月度現金收入。

      從本科月收入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發現,高收入專業中有多個與信息產業相關的專業,如“網絡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其中涉及新工科的專業數為18個,占比為90%,也就是說,2018年新工科相關專業實現了更高質量就業。

      三、大科新工科建設情況

      “新工科”大熱一年多,客觀評價,把相關的要求落到實處的學校并不多。只有把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和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問題解決好,新工科教育的前景才能廣闊起來。新工科需要實踐的教學場地和教學體系,把新技術融入工科教育,而且要求有足夠的實踐教學。沒有實踐,新工科就會失去靈魂,而實踐教學是新工科的特色。未來新工科改革里面,會誕生很多優秀的民辦大學。因為體制靈活,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和教學內容與市場充分對接,培養的信息化和工匠精神全面發展的工科人才也符合市場需求。

      國務院一直倡導高校教育推動產教融合,而新工科建設是產教融合的優秀體現。遼寧省教育廳提倡遼寧高校培養的學生,能夠為遼寧所用,能夠多留在遼寧省發展,具體的要求是校企聯盟、協同育人、產教融合、高校服務社會。這就意味著,新工科教育的核心任務是服務地方經濟,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服務。而相關的培養政策,也將大力向新工科傾斜。所以,新工科建設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新時代國家經濟發展轉型的內生性反應,是高等教育支撐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內驅動力,是社會發展推動高等教育互補共生的必然需求。

      大連科技學院是第一批加入國家新工科聯盟的高校,東北只有兩所大學入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大連科技學院。作為遼寧省地方本科院校,大科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多維度地展開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具體做法是:

      1.結合地方產業需求,優化專業結構,積極開展專業設置與專業方向的改造。首先,專業對接產業發展需求,保障專業設置與地方發展緊密結合;其次,改造老專業,設置專業新方向,加大如智能制造與工程、大數據、機器人、智慧物流等國家支持的新專業方向設置,同時做好專業存量調整與增量優化工作,確保專業設置調整與產業升級和技術發展的精準對接;

      2.改革培養模式,實施多維度育人。堅持應用型“工程技術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構建“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從新興產業發展和崗位需求出發,確定崗位需要的知識、素質、能力,并制定相關的課程模塊(包含新工科課程模塊);

      3.創新課程建設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大科建設了“新工科教學體驗中心”,投入專項資金進行新工科課程改革,引入了斯坦福DT(Design Thinking)課程體系,使課程和教學內容符合“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內在需求;強化實踐課程建設,構建基于基礎實驗、課程設計、工程實訓、職業資格培訓、企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六位一體”的工程應用實踐教學體系;推進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4.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著重引進一批能夠緊跟科技前沿,具有較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引領新工科人才培養工作

      5.完善工程實踐平臺建設,加大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根據地方優勢產業集群,主動聯姻地方優勢或規模以上重點企業、行業,雙方統一實踐平臺建設的價值觀,共同建設一批符合崗位能力訓練的真實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立足實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實踐平臺,商定平臺的運營和共享機制,把專業實踐與企業用人和產業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6.深化協同育人,建立多方合作育人共同體。大科根據辦學理念,設計了PEIM伙伴教育模式,以“廣協同、深融合、重生態”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地方高校與當地政府和企業聯系緊密的優勢,積極開展校政、校企、校校、校行合作育人。

      總而言之,新工科是大勢所趨,也是人心所向,更是大國所需。在國家大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大道上,地方本科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工作,既要吸收和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又要遵循國家本科專業標準,扎根本土辦大學。教育工作者要乘勢而上,勇于實踐育英才,改革創新迎發展,真正開創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新工科人才培養之路。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沒有了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_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蜜桃_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三区不卡_九九久久国产精品九九久久99
  •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