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

    當前位置: 主頁 > 經濟 >

    從王川到雷軍,站在亞馬遜對面的小米生態鏈

    時間:2018-12-09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在波蘭科幻小說家斯坦尼斯拉夫 · 萊姆 1961 年的作品《外星歸來》中,曾寫到過他對未來讀書設備的美好幻想: 那些書籍就像水晶體,里面保存著內容。這些書可以使用一個叫做 Opt

    在波蘭科幻小說家斯坦尼斯拉夫 · 萊姆 1961 年的作品《外星歸來》中,曾寫到過他對未來讀書設備的美好幻想:

    那些書籍就像水晶體,里面保存著內容。這些書可以使用一個叫做 Opton 的裝置閱讀,那個裝置很像書,但是封面里只有一頁。只要輕輕觸摸,后面的頁就會出現在上面。

    科技沒有讓他失望。2004 年,第一款搭載 E-ink 屏幕的閱讀器在索尼正式誕生,被命名為 Sony Librie。不過歷史并不只記住第一名,真正讓萊姆眼中的「夢幻圖書」邁向全球的,是三年之后在亞馬遜誕生的 Kindle。

    當然,萊姆大概想不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愛他眼中的夢幻設備。Kindle 進入全球市場后,被人歡迎又被人唾棄。有人視若珍寶捧在手上博覽群書,有人束之高閣偶爾拿出來也只當作泡面伴侶,甚至在某些人眼中,那不過是一個「裝 X 利器」罷了。

    可這么一個并不大眾的設備,在美國誕生幾年后,逐漸發展成為一門不可忽視的硬件生意,并漂洋過海為中國的科技互聯網行業,注入一絲不一樣的漣漪。

    1

    杰夫 · 貝索斯以賣書起家,盡管令他發家致富的圖書業務一度摧毀了書店,但他自己對書的熱愛卻是真的,據說一個月要買十本書。國外評論人在寫貝索斯時常用的表述是,「他一貫無視華爾街、注重長期目標發展的獨特思維,離不開他的閱讀思考」。

    2004 年的一天,貝索斯突然來到了 Lab 126 ——這是亞馬遜的秘密研發部門,亞馬遜如今最重要的智能音箱產品 Echo 也出自這一團隊。貝索斯突然到訪帶著明確的任務,他要求建立一個團隊,著手研發一款最為先進的電子書閱讀器,要比競爭對手們的都先進。

    這要求,聽起來和喬布斯研發 iPhone 時用的詞語倒沒差多少。

    盡管貝索斯態度堅定并取得了部分高管的認可,但反對的一部分人認為,發展電子書消耗資源太過龐大,同時會影響亞馬遜的圖書銷售。

    沒人能擋住貝索斯的決心。當負責財務高管詢問貝索斯 Kindle 項目計劃花多少錢時,貝索斯反問道:「我們有多少錢?」

    決心態度可見一斑。

    既然老板下定決心了,那員工們就開干吧。負責 Kindle 項目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名叫查理,據他回憶,雖然公司給足了資金扶持,可最開始的八個人團隊,是在法律圖書館里的舊律師事務所辦公,像是一個沒錢的創業公司。

    這「創業公司」的老板,還是個挑剔的人。貝索斯對 Kindle 寄予厚望,希望外觀設計能夠像當初最受喜愛的手機黑莓一樣,上方是屏幕,下方全鍵盤機械按鍵。要求高進度自然就會變慢,從研發到發布,初代 Kindle 面世的時候,已經是 2007 年。

    2007 年,當貝索斯拿著類似大號黑莓手機的 Kindle,向人們介紹全新的閱讀方式時,喬布斯大手一揮,用 iPhone 干掉了手機鍵盤,創造了一個觸摸屏的 iPhone 出來。

    這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沒有多少人記得 2007 年發售的這個黑乎乎、全鍵盤、黑白屏幕的閱讀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 iPhone 所吸引,盡管 Kindle 在最初發售時,便被搶購一空——與 iPhone 的盛況相比,這只是一小群用戶的狂歡罷了。

    顯然,在硬件設計上,喬布斯仍然站在了最前沿。后來的 Kindle 也開始從學習黑莓變成了學習 iPhone,觸摸屏成為了它沿襲至今的重要特征。

    不過,對于大部分中國用戶而言,初次見到國行版 Kindle,便是搭載觸控屏幕的 Kindle Paperwhite。在此之前,極少數的小眾用戶,想要用 Kindle 看書,需要不少折騰。

    2

    2012 年,還是大學生的小林迷上了這個黑白色調的機器。當時 Kindle 尚未進入中國,無奈只好求助代購。為了盡快拿到機器,他與賣家商定,不用發貨,自己到代購家里取。

    幾十站地鐵、近兩個小時,小林終于在位于上海郊區的代購家里,拿到了心儀已久的 Kindle。那是個美版 Kindle 5,不支持觸屏,只有兩側的翻頁鍵,按下去聲音清脆。

    有了 Kindle 想看書也不容易:沒有正版圖書來源,只能輾轉各大論壇購買盜版圖書。Kindle 本身還不支持中文字體,導致電子書錯別字多,排版字體還丑。

    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刷機。沒錯,別看 Kindle 功能單一,但也像當年的安卓手機一樣支持刷機。而在當時小眾的 Kindle 論壇里,「刷多看」是許多手持 Kindle 用戶都精通的技巧。

    當時的諸多愛好者一定不知道的是,創造多看系統的團隊領頭人,叫王川,而王川的背后,站著雷軍。

    2010 年,愛好讀書的王川使用的主力設備便是一款 Kindle,但與其他用戶一樣,他覺得 Kindle 并不服務中國市場,很不好用。因此他動了新的創業念頭,找到財務自由、正著手創辦小米的雷軍,說要做一款適合中文讀者的電子書產品。

    要說王川是個傳奇人物,他在北理工讀書的時候,和雷軍一樣受《硅谷之火》的影響,轉身投入了創業的大潮。在開發多看之前,他也做到了財務自由——喜歡唱 K 的朋友們不知道是否記得,在幾年前 KTV 全國開花的時代,點歌系統上非常顯眼的兩個大字,雷石——沒錯,當時占全國 40% KTV 系統市場份額的雷石,就是王川投資的項目。

    在雷石做總經理期間,王川還參與了微軟發起的「納愛斯計劃」,那是個向網絡尚未普及的中國用戶,提供替代方案的計劃。納愛斯計劃最終無疾而終,但卻給了王川接觸家電廠商的機會,對硬件供應鏈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來雷軍做小米手機,他用自己的經驗幫助了從未接觸硬件的雷軍,當然這是后話。

    見到雷軍談及創辦多看的時候,王川并沒有說服雷軍,后者一直認為電子書太過小眾,懂硬件設計和開發的王川,應該做些更大的事情??赏醮ê軋讨?,對于好朋友的項目就「閉著眼睛投」的雷總一點不小氣,直接投資了多看。

    后來碰到徐小平,王川更實在:「徐老師,我沒法告訴你怎么賺錢,確實沒有商業模式?!?/p>

    大概是關系好又愛讀書的緣故,雷徐兩人都在這項沒什么商業路徑的項目上做了投資。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電子書在未來,一定會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不過,屬于多看的迷茫期并沒有太長。多看成立兩年后,小米便收下了多看,王川成為小米最重要的 8 位創始人之一,如今在小米電視以及手機業務上發光發熱。而多看業務,隨著小米互聯網、生態鏈的發展,成為了小米眾多棋子中的一環。

    3

    雷軍和王川相識是在 2004 年,投資多看的時候,兩人已經是六七年的老交情了,兩家人經常一起滑雪。在金山危難的那段日子,王川還受雷軍邀請在金山做了一段時間的 CEO。

    后來,王川眼看著多看的市場份額被 iPad 搶走,便轉身打起了 Apple TV 的主意,為它開發了一套中文操作環境,即「多看 For Apple TV」,有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意思。

    再后來,王川想干脆做個盒子吧,雷軍想,干脆做個電視吧,這不,后來小米電視就誕生了,銷量還不錯,負責電視業務的就是王川,他偶爾也協助雷軍處理手機方面的事情。

    沒辦法,誰讓你老王懂硬件呢?順便提一嘴,小米后來嚴格的庫存管理,常被競爭對手和用戶詬病的「搶購」,便是王川的主意。從企業角度看,這是小米后來之所以能發展壯大的關鍵。一群做軟件的程序員要去消費電子產品,庫存是常被忽略的問題。能把庫存搞好,是一門大學問。

    要不然管供應鏈的蒂姆 · 庫克就接任了蘋果 CEO 呢?

    王川「拋棄」了多看轉向電視業務,但多看團隊在小米的互聯網陣營中仍然有它的意義,更何況雷總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在仙桃一個小村莊里長大的雷軍,從小就是愛讀書愛學習的好孩子。出名以后,記者跑到他老家采訪,他一個老表說,雷軍小時候讀書是真的廢寢忘食,飯都是父母送過去的。

    即使是創辦小米后,雷軍讀書也實在不少。在雷總的微博上,時常曬書單,而且他對科幻作家劉慈欣很是欣賞,對《三體》還有些哲學上的見解。

    雷軍好讀書這事兒,連「競爭對手」都知道。2013 年入華的 Kindle 很快就占領了市場。去年,Kindle 官方訂閱號推送了一篇文章,題為《雷軍推薦的這幾本書,你看過幾本?多讀書,就能改變命運!》

    你看這標題里濃濃的雞湯味,但內容還算有營養,推薦了雷總提到過的好幾本著作。

    但是,當時的 Kindle 團隊,怕是不知道,這雷軍投資的王川,王川成立的多看,未來的目標就是成為你的競爭對手,跟你搶飯吃把?

    4

    2011 年,小米手機發布沒多久之后,亞馬遜在美國也召開了發布會,發布了幾款產品。關注了發布會的雷軍發微博,有點指點江山的意思:

    昨晚亞馬遜發布了三款電子書和一款平板。

    1、亞馬遜發布會學習了蘋果式的簡潔風格的 PPT,看來是潮流;

    2、遺憾是為什么不更徹底,只發布一款產品呢?三款電子書和一款平板,沒有人記得住,傳播難度也很大;

    3、七吋屏 PAD 只要 $199,亞馬遜做硬件,夠狠!

    雷軍提到的三點,幾乎是小米硬件策略的立身之本。分別是發布會營銷、做爆品和極致性價比。又兩年,雷軍在采訪中提到,相對于蘋果,小米更像是中國的亞馬遜。

    直到小米上市至今,依舊沒人將小米對標亞馬遜。依靠手機業務為核心的小米,怎么看怎么像蘋果。不過,雷軍執拗地認為,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我認為這倒不是雷軍一句想拉高市盈率的空談,在他心里,或許亞馬遜這樣由軟及硬的發展方式,更符合他對小米的期望,與他從金山到小米的人生路徑,也更加吻合。

    2018 年,終于,小米生態鏈確定,要向電紙書市場發力了。這幾乎是正式赤膊下場,要與亞馬遜正面為敵了。咋一看,小米做電紙書只不過是生態鏈發展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新品,但是,殊不知它的起點,是和小米手機幾乎一樣的。從多看到小米,已經過去了 8 年。

    而這款產品,也串聯起了小米和亞馬遜之間的種種糾葛。從雷軍將卓越賣身給亞馬遜,到小米音響成為小米的重要硬件產品對標 Echo,再到現在直接上電紙書硬件進行正面競爭,還真能看到雙方之間莫名的聯系。

    等著吧,等小米產品發布,雷軍肯定要在微博上吹自家的新品了,但是亞馬遜的根基,小米又能不能撬得動呢?

    那就得看有多少米粉,需要人生的第一臺電紙書了。

    來源:互聯網圈內事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_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蜜桃_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三区不卡_九九久久国产精品九九久久99
  •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