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

    當前位置: 主頁 > 國內 >

    獵聘:從大灣區流向上海的中高端人才最多,占比15.55%

    時間:2020-08-22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上升至國家戰略地位的城市群,對標國際領先灣區,集中了制度、經濟、產業、人才等多方面的優勢,備受各界關注?;浉郯拇鬄硡^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年的探索之旅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內上升至國家戰略地位的城市群,對標國際領先灣區,集中了制度、經濟、產業、人才等多方面的優勢,備受各界關注?;浉郯拇鬄硡^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年的探索之旅,為了揭示其中高端人才需求和供給現狀、人才流動情況、重點人才群體等特點,獵聘特此推出《2020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發展報告》,為相關機構和人群提供決策參考。

    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機會分析

    1、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變化趨勢

    同比持續高速增長,2020年以來增長超30

    從2017年到2020年7月,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處于持續增長中。2017年、2018年、2019年該灣區在線職位同比增長分別為60.97、40.91、30.38;2020年1-7月比2019年同期增長34.12。

    整體來看,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需求三年多來都處于較高增速,2017年的增長達到近年來的峰值,此后逐年下降,并趨于平穩。在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大灣區的就業機會仍然保持不錯的增長勢頭。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在此后幾年連續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國內第一個充滿活力的頂端城市群,大灣區優勢非常明顯,擁有全國

    兩大特別行政區,兩大特區,三大國家試驗區,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人均GDP也遙遙領先全國,金融、制造、通信等多個產業處于中國產業鏈的頂端,促使該灣區釋放大量的人才需求,吸引全球的人才。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社會焦點,政策利好加上粵港澳大灣區自身的區位優勢,激發工作機會大量釋放,此后有所收縮,這表明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灣區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趨于穩定。

    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細分行業分布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在線職位最多,占比近2成

    2020年1-7月,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細分TOP20行業占到所有細分行業的79.44。其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位居第一,占比為19.31;房地產開發/建筑/建材/工程排名第二,占比為11.16;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以5.74的占比位居第三。其他的細分行業占比均低于5。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完整,體系成熟,其中信息技術、金融、 制造業等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這也體現在就業機會方面,例如位居第三的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位居第五的基金/證券/期貨/投資(在線職位占比為3.95),都凸顯了大灣區的產業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交通物流、新能源在前20細分行業中也榜上有名,占比為1.37、1.05。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未來在大灣區實現“一小時城軌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梢灶A測,大灣區未來在交通/物流/運輸行業將釋放更多的就業機會。新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的方向,也是環保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必將改變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新的人才需求增長點。

    這前20行業既有大灣區自身的特色,也體現出較強的科技屬性,其中涉及到高科技元素的產業較多,如互聯網/IT相關的行業、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的行業、制藥/生物相關行業,等等。大灣區科創資源豐富,科創氣氛濃厚,高科技是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熱招職能及企業端薪資

    技術型職能類型居多,架構師年薪超30萬居首

    從粵港澳大灣區熱招職能TOP15來看,職能較為多樣化,其中人才需求占比位居前四的職能是銷售經理/主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主管、Java,占比分別為3.15、1.25、1.23、1.20。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技術性崗位,Java躋身前四。在熱招TOP15職能來看,以工程師為主的技術型職能占到七席,由此可見企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從這些職能相應的企業平均年薪來看,15個職能均在10萬元以上。其中,年薪最高的是架構師,平均企業年薪為30.53萬元。平均企業年薪位居第二的是算法工程師,為22.82萬元;產品經理的平均企業年薪位居第三,為18.83萬元。

    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現狀

    1、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供給同比變化

    近幾年持續增長,2020年以來增速略緩

    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同比處于持續增長狀態。2017年、2018年、2019年的中高端人才同比增長分別為11.74、37.14、15.32;2020年1-7月的同比增長為14.54。2018年的人才同比增長達到近幾年的峰值,此后趨于平穩。受疫情和國內外復雜形勢影響,2020年以來中高端人才的增速略有放緩。隨著疫情的緩解和經濟的復蘇,未來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還有望進一步增長。

    2、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細分行業分布及其薪資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人氣最高,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財氣最旺

    2020年1-7月,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的細分行業分布TOP20集中了所有行業70.65的中高端人才。其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房地產開發/建筑/建材/工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位居前三,占比為13.35、11.93、6.38。

    此外,其他細分行業的中高端人才占比均小于5?;?證券/期貨/投資位居第四,占比為4.15;排名第五的是計算機軟件,占比為3.77。

    整體來看,人才占比排名前20的細分行業與在線職位排名前20的細分行業基本上比較一致,這說明相關行業處于供需兩旺的狀態,也進一步證明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給,而人才的聚集又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不斷吸納更多的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整體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為23.89萬元。在人才占比排名前20的細分行業中,平均年薪最高的為基金/證券/期貨/投資,從業者平均年薪為31.28 萬元。年薪位居第二至第五的是通信設備/運營/增值、房地產開發/建筑/建材/工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IT服務/系統集成行業,其從業者平均年薪為29.14萬、26.83萬、25.91萬、23.96萬元,均高于23.89萬元。

    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端人才城市來源與去向

    1、流入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來源城市

    北京位居第一,輸送人才占比16.86

    2018年一季度到2020年二季度,從外部流入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來源城市來看,占比前20的城市中高端人才占到所有外部城市的69.63。其中,北京和上海貢獻了最多的人才,來自北京和上海的人才占比分別為16.86、13.89。位居第三、第四、第五的城市是武漢、長沙、杭州,人才占比為5.45、3.92、3.81。成都位居第六,占比為3.52,其他城市人才占比均小于3。重慶以2.84的占比位居第七。

    2、流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去向城市

    上海排名第一,15.55的粵港澳人才涌入該市

    同一時期,流出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去向城市中,前20城市占比為75.37。其中上海位居第一,占比為15.55。北京排名第二,占比為12.66。武漢、杭州、長沙位居第三至第五,占比分別為7.11、6.55、5.79。成都位居第六,占比為5.18。其他城市占比均少于3。重慶以2.91的占比位居第七。

    在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的來源城市中,位居前七的也是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杭州

    成都、重慶,說明大灣區和這七個城市人才互流頻繁、活躍。

    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中高端人才分析

    1、粵港澳大灣區海外人才

    1)海外人才平均年薪32萬,比大灣區整體中高端人才高出3成多

    粵港澳大灣區獨特的區位優勢,注定其人才具有明顯的國際化特征,海外人才成為該灣區的一大突出人群。2020年1-7月,海外中高端人才在整個大灣區的中高端人才中占比為3.50,其整體平均年薪為32.37萬元,比整體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高出35.51。

    從海外人才占比最多的前20細分行業來看,海外人才聚集最多的行業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占比為11.32。位居第二的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占比為9.81。位居第三至第五的是房地產開發/建筑/建材/工程、通信設備/運營/增值、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占比為7.91、7.17、5.73。其他細分行業的海外人才占比均低于5。位居第六的是教育/培訓/學術/科研/院校,占比為4.22。

    同一時期,大灣區整體中高端人才分布前六的細分行業依次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

    、房地產開發/建筑/建材/工程、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計算機軟件、通信設備/運營/增值。相同的是,海外人才聚集最多的也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海外人才聚集的第二大細分行業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這也是海外人才的優勢行業,因為不少海歸人才所學的就是商科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人才聚集的第六大行業是教育/培訓/學術/科研/院校,而這個行業在整體大灣區中高端人才占比分布中位列第九。海外人才一般學歷較高,以碩士及以上居多,留學經歷賦予了他們語言優勢,因而教育/培訓/學術/科研/院校這個細分行業的海外人才為數不少。

    從海外人才最為集中的TOP20細分行業來看,其薪資最高的是通信設備/運營/增值行業,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為44.99萬元。年薪位居第二至第五的行業為IT服務/系統集成、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硬件/網絡設備,分別為39.80 萬元、36.93萬元、 36.06 萬元、35.25萬元。

    2、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

    1)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占比明顯高于海外人才

    2020年1-7月,數字經濟人才占所有大灣區中高端人才的10.57,其平均年薪為23.08萬元。雖然薪資低于海外人才,然而數字經紀人才的總量明顯超過海外人才,比其高出7.07個百分點。

    2)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同比變化

    2020年以來同比增長迅猛,超6成

    從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的同比變化來看,此類人才處于持續增長態勢。2017年、2018年、2019年,其同比增長分別為25.28、46.41、17.07。2020年1-7月,其同比增長為64.54,由此可預見今年全年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同比增長將會勢頭喜人。

    粵港澳大灣區集合了各類產業,經濟形態豐富,眾多龍頭企業聚集,在互聯網、通信、金融和消費、機械制造具等行業有非常突出的優勢,因而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浉郯拇鬄硡^的發展目標之一是建立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從而承載數字經濟競爭的國家使命,而這一切的制勝關鍵都取決于數字經濟人才的發展。

    根據商務部最新的文件,商務部8月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明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數字經濟將進一步得到深化發展,對于該領域的人才供需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灣區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引擎,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是國內行業和人才發展的最活躍的高地之一。廣州市副市長陳志英曾公開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具備國際一流灣區的四大硬件:天然便捷的交通良港、配套的交易中心、重要的制造業中心和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發展,其產業布局和人才結構會更趨于成熟、合理,將不斷激發其科創活力,成為國內外區域發展的璀璨明珠。

    (完)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_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蜜桃_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三区不卡_九九久久国产精品九九久久99
  • <track id="0aiby"><code id="0aiby"><dd id="0aiby"></dd></code></track>

    <ins id="0aiby"></ins>